
在這個 AI 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寫作或許能用 AI 幫忙生成、潤稿,但在商場上「開口說、上台簡報」的需求卻更加無法被取代。
Podcast 母體力學EP17這次邀請到的來賓 Sonny 老師,不但擁有台灣翻譯所博士、美國 UCLA 訪問學者等資歷,現在更在加拿大 UBC Sauder 商學院攻讀 MBA,同時還身兼台灣炙陽國際顧問執行長,服務於多國企業顧問工作。他在短時間內迅速累積超過千場國際商務簡報的實戰經驗,也擔任許多外商企業指定的英文簡報導師。
本篇以整理出這位橫跨學術與企業實務的顧問,如何在 AI 浪潮下藉由「英文簡報」為職涯大幅加分,以及他關於時間管理、簡報常見錯誤與動態應變的精闢見解。
從博士到 MBA:為什麼又「衝一波」繼續念書?
Katherine:Sonny 老師好,您前幾年才拿到博士學位,現在又在加拿大 UBC Sauder 念 MBA,是什麼原因讓您想「再戰」商學院呢?
Sonny:其實主要是因為我的公司「炙陽國際顧問」成長得很快,當規模變大後,人力、組織、財務等各方面都需要更專業、系統化的管理。當初在美國 UCLA 做完訪問學者後,我就一直在考慮念商學院增進知識。剛好有幾所加拿大學校都給了我獎學金,但必須在那一年內接受,不然就作廢,所以我就決定「衝一波」去念 MBA,順便在國外重新調整、體驗不一樣的學習環境。
全球領袖獎學金:入選世界頂尖青年領袖的關鍵
Katherine:聽說您拿到的是一個相當難申請的「全球領袖獎學金」。這個獎學金究竟是什麼樣的機制?
Sonny:那個獎項全名是 Global Leadership Award。他們會針對各大洲、各區域去挑選具代表性的年輕創業者或經理人,透過審核你的奮鬥故事、面試表現等,最後選出該區最優秀的人。我剛好很幸運地被選上亞洲代表,這對我來說是個莫大的鼓勵,也讓我確定自己在國際舞台上有更進一步發展的空間。
UBC Sauder MBA:多元文化與實務考察的衝擊
Katherine:那為什麼最後選擇 UBC Sauder 商學院?那裡的學習有什麼特色?
Sonny:我自己很喜歡 UBC Sauder 的多元性,不會以某個區域或國籍佔大多數。同學來自澳洲、波蘭、印度、烏克蘭、奈及利亞等各個國家,大家背景都很不一樣,所以課程討論非常精彩。此外,他們也強調 experiential learning(實務體驗),例如讓學生直接跟企業經理人談判,或像我現在在智利進行為期兩週的商務考察,都是學校主動安排,地點我們無法自己選,就會有很大的挑戰和收穫。
動態時間管理:同時兼顧公司營運與研究所課業
Katherine:身為執行長又是 MBA 學生,工作和課業量都這麼大,您是怎麼規劃時間的?
Sonny:我一直強調「Dynamic Time Management」。簡單說,我不會用死板的行事曆去規定「幾點到幾點寫企劃、幾點到幾點做報告」,而是動態地依照自己當下的身心狀態來決定做什麼。比如早上七點起來,若靈感很多就趕緊寫文章,反而效率最高;當然也要考量事情的優先順序和緊急程度。對我來說,這種彈性的時間管理方式,才能在不同角色間快速切換。
博士思維 VS. MBA 思維:要懂得「打掉重練」
Katherine:作為博士出身的人,念 MBA 會不會有些優勢與挑戰呢?
Sonny:優勢是我在研究方法、學術寫作等部分已經很熟悉,不需要重新磨練。但是 MBA 更注重「多元思維」,因為每個同學都來自不同產業,很多商業議題沒有所謂「單一標準答案」。相較之下,博士論文會鑽進很特定的框架,而 MBA 需要我隨時保持開放心態,能夠接受不同觀點,甚至翻轉自己原本的想法,這對我來說是一種「打掉重練」的學習。
英文簡報常見錯誤:字太多、色太花、數字沒有視覺化
Katherine:您本身有超過一千場以上的國際簡報經驗,也常常教企業做簡報。您觀察到最常見的簡報錯誤是哪些?
Sonny:最常看到的有三大類:
投影片字太多:簡報的重點是「簡」,不是把整篇報告複製上去。
顏色用太多:常常看見有人為了凸顯重點,結果全頁五顏六色,看起來很亂又不專業。
缺乏數據視覺化:把一堆數字直接貼上去,聽眾會茫然,不知道重點在哪裡。應該做圖表或只保留幾個最重要數字。
簡報架構與口語表達:聚焦核心、留白停頓
Katherine:除了視覺呈現方面,在架構或口語表達上還有什麼注意事項?
Sonny:
架構上要先設定「End Game」——你想要的最終結果是什麼?是拿到投資、還是得到老闆批准?你所有的簡報內容都要往那個目標前進。
口語表達上,很多人忘記「留白或停頓」。講完一點,就稍微停一下,給自己也給觀眾一些反應時間。一直唸下去,聽眾其實會失焦。
英文錯誤大地雷:動詞時態亂跳、重音位置錯
Katherine:在國際場合做簡報,英文當然很重要。哪一些常見的英文地雷您最常提醒學員要注意?
Sonny:
主動詞、時態不一致:單複數、現在式/過去式,常常混在一起。日常閒聊可能沒那麼嚴重,但在正式簡報場合就會讓聽者覺得「卡卡」的。
重音位置放錯:英文每個字都有固定重音,如果念錯位置,母語人士可能會整句聽不懂,或聽成其他字。
「動態」應變:真正左右簡報成敗的關鍵
Katherine:您做過非常多成功的簡報,能不能分享最關鍵的一個「秘訣」?
Sonny:我個人很重視簡報時的「互動」。很多人一上台就顧著把自己想講的全盤托出,卻忽略聽眾是否能跟得上。例如,如果我發現台下有人不懂或反應不大,我可能放慢速度、或用更口語化的講法。甚至在幽默的處理上,如果覺得「冷場」,我也會瞬間換個方式切入。這種「動態察言觀色」才是簡報成敗的關鍵,因為簡報不是獨角戲,而是一場講者與聽眾的雙向交流。
AI 時代下的口語優勢:用「人的魅力」快速升級職涯
Katherine:最後,請您給想精進英文簡報或規劃職涯升遷的人一些建議吧!
Sonny:
AI 無法取代的現場感:在這個時代,寫作可以借重 AI,但在重要簡報場合,你不可能丟個手機叫 AI 上去替你演講。投資人或高層老闆要看到的是「你這個人」的思維、魅力與現場互動。
英文簡報是升遷關鍵:我在輔導企業客戶時,看到很多中階主管一直升不上去,就是卡在國際簡報或跨國會議發表能力不足。一旦能有效表達,就能「一次開口,直接拉開差距」。
隨時學習、投入練習:無論是音調、重音、視覺設計、商業邏輯,都是要不斷實戰、循序漸進。如果真的找不到方法,可以考慮加入適合的課程或請導師協助,能加速很多。
結語
AI 興起後,書面作業或許能用自動化工具快速完成,但 「開口說」 依舊是無可替代的能力。Sonny 老師透過長期的國際簡報經驗,證明了 英文簡報 在職場與生意往來的重要性,也提供了許多實用方法:動態時間管理、投影片製作、資料視覺化、口語表達與察言觀色……這些技巧都能讓你在關鍵時刻脫穎而出。
如果你也想提升英文簡報力或在外商企業中快速晉升,歡迎參考 Sonny 老師的「英文簡報課程」, 結帳時記得輸入 HHJELLY200 折扣碼,募資價再享 200 元優惠。只要半年努力,就有機會開啟新的職涯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