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屬下剛入職時面試不順,常常碰到面試明明感覺相談勝歡,最後面結果卻是選擇了別人。
這時他們常會拿著對方寫的拒絕信問我,是不是我哪一題答得不好?要去哪裡可以改善嗎?對方說有以後有機會會考慮我,只是經費的問題,是真的嗎?
有的人又還會去調查這個職缺的動態,問這個職缺又還開著到底是為什麼?
好多好多的是不是這樣、那樣。
屬下的問題,其實職涯客戶也常常問,要怎麼回復拒絕信?要不要問為什麼?
我的回答都一樣:
「不要問為什麼,因為問了也不會得到真正的答案。
不如保留風度,說謝謝這個機會,以後如果還有xxx(專長關鍵字)的機會請通知我。」
分手的時候只有不愛是真的,其他都是藉口,如果真的想聽「你很好,只是我們不適合」,還不如放蔡依林吧
外面還有那麼多工作,一定有適合你的。所以忘了吧,拒絕信看完就刪除,當作沒有投過這個工作。
失敗不會寫在履歷上,move on; 再試下一個吧,收到幾個no不是重點,你只需要一個yes
失戀對職場居然也有幫助
還是少女時代時,我和好姐妹們一起度過許多彼此安慰失戀的時光。和身邊姐妹相比,我有一個過人的情場適應力:
分手之後,我有一套標準作業流程,包含刪除對方的手機、email,解除社群媒體朋友,及一切聯絡方式,抹除對方在我生命中的痕跡。
我的分手哲學是,不當戀人不是敵人也不見得就是朋友,回到原始的階段應該是陌生人。
真的忘得掉嗎?可以,所有的前男友,除了一個,沒有任何人我還記得叫什麼名字了。
連那個讓我哭了一個月,關在家裡足不出戶幾週又瘦了好幾公斤的初戀男友,都想不起來了。
這項技能幫助我快速復原,繼續往前走。談了幾場轟轟烈烈的戀愛,最後也結婚生子。
沒想到進入職場後,這項情場能力更實用。忘掉失敗,讓我更勇敢嘗試,沒成功的,真的就算了。
每件事我都把它當作在做實驗,做實驗哪有保證成功的,如果保證成功,就一定是太簡單了。
創業也成為受挫力的來源
其實這篇發表在臉書上沒多久,當個週日早上,打開email就看到「我不想收到新文章通知信了,請把我移除」
這不是我第一次被退定, 但是第一次碰到特別寫信要求的。
我回了「謝謝你過去的支持,我已移除你的email。」
說完全沒有感覺是騙人的,但還是保持風度
應該是電子報裡unsubscribe不夠明顯吧,手動移除後,趕快改設計,讓以後想退定的人更方便,也讓我管理更自動化。
公開寫作和創業後,市場成為練習被拒絕的主要來源。
私下常開玩笑 ,「粉絲是殘酷的」,多講一點跟他們心中在乎的點不一樣的東西,就會掉粉。
雖然粉鐵比粉多更好,但跟作者心中的虛榮互斥,內心暗暗想要「粉又多又鐵」,是吧在親朋好友間很多人讚,跟陌生人的要不要按讚分享是不同的,他們要不要花錢成為客戶又完全是另一回事。
不信,你自己出來試試看!
常有自媒體創業客戶問我,怕紅了會沒隱私 會害羞,我通常都回「要紅沒有那麼容易!」要是有那麼容易紅,那麼多小明星和創作者何必極盡可能做各種誇張的事搏版面?
每個人的心中都只有自己的,要非親非故的別人放入你,哪有那麼容易。
爆紅難,長紅更難阿!
越早認知到這點,對職場溝通越有效,因為你會明白為什麼「曖曖內含光」很吃虧,因為別人沒那麼容易記得你的好。
但相對的,失敗也沒你想的那麼嚴重,因為也是只有自己記得牢牢的。
所以不如臉皮厚一點勇敢ㄧ點。頂多別人當下笑笑,明天注意力就被別的事吸走了。
商業讓我認識自己認識世界
公開寫作和創業讓我面對市場,我的名字我的臉都在明,而讀者在暗,反應直接無濾層。
創作有所謂乾貨(讀者至上),或單純自己抒發(作者至上),是需要平衡的。
早期發文比較嚴格遵守比例,確保建立品牌,穩定漲粉。目前我還算有點餘裕,純寫開心多一點也還可以。
掉粉退定已經是最稀鬆平常的了,有時是精心寫的文章沒有反應,有時是認真回了超多問題給具體建議,但最後仍是無緣。
這些頻繁的微心碎都幫助我更強大,也越來越懂得有效溝通的人性的關鍵。
「成交我獲得,沒成交積陰德」,已經沒有失敗。
轉換到職場上,想要的機會,更勇敢毛遂自薦,理想的職缺我就投,失敗近乎不痛不養。
因為自媒體每天都在幫我打迷你預防針,把玻璃心練成鈦金屬心:壓力很大的時候可以壓縮可以彎曲,沒有壓力又可以彈回原狀,深海潛水艇都用鈦金屬做的呢!
(你看我現在都敢把自我感覺不太好的事情公開了)
如果從情場和職場練習被拒絕太痛,那就試試看自媒體、試試商業吧。
真的拿東西出去交換,你才知道自己什麼有價值,可以換到什麼,對自己對世界的瞭解都會更清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