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過STAR架構嗎? 這個架構寫文章不錯,但用在面試講自我介紹或是優點,我個人不推。
你要先講Situation、Task、Action最後才說Result,重點中後段才出現,太慢了!
為什麼?
鋪梗太久!
聽眾的注意力是用秒在競爭的,誰有空聽你盤古開天起承轉合,
尤其遠距面試,你一無聊,對方馬上就分心,看手機開電腦回email了。
而且STAR結構也沒有講到真正的重點,真正的重點不在results, 在impact!
不是你做了什麼事,而是這件事的意義何在?對知識邊界、或公司的貢獻是什麼?
那可以怎麼講?
我推薦改良版的 「愛星」架構:
第一句就講Impact (I) 然後再接回傳統STAR (星)
這樣的結構開頭結尾還可以呼應,加強映像。I星,發音近愛心,幫助你講完,聽眾眼裡就會出現
其實中間STA部分,還可以換成很多種變形,
像我常推薦的「黃金說服結構」why-what-how, 還有我個人最愛的「干我屁事結構」why-so what-how
不管哪種結構,重點都是開門見山,結果/impact開頭,然後把開頭的結果/impact換句話說,再用在結尾。
因為這才是你想要聽眾記住的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