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平凡,我會的其他人“都”會,我不知道自己特長是什麼」這是我很常聽到客戶告訴我的話。
這也是你對自己的看法嗎?
在零和教育下被埋沒的優點
我沒有參加過作文比賽,成長過程也沒有去投過稿。我寫作文分數通常不錯,但錯字連篇,字跡普通,通常不是被老師挑出來表揚的佳作。
加上寫論文時,不管中英文都是被改的滿江紅,其中一科報告還曾經被老師說「英文寫作要加強」,所以我ㄧ直覺得自己「寫得不好」。
相對的,口語表達沒有錯字和筆跡的問題,只要不是報新聞,對吃螺絲也沒那麼講究,只要邏輯結構好,就有說服力。我有參加比賽也有得獎,所以一直覺得自己「只會說,不會寫」。
但,真的是這樣嗎?
歸納找出重複展現的真優勢
在職涯優勢workshop裡,我請大家回顧自己從小喜歡做、做得好的事,然後自評喜歡程度、別人覺得好的程度,最後再歸納找到重複出現的高分優勢。
有人問「表現的好」的定義是什麼?一定要得獎嗎?我說,不一定,得獎是一種,但也可能是別種,如 身邊會有人來請教你、請你幫忙的事、或團體中你很自然而然,就被賦予任務的事,那可能也是你做得好的事。
討論的時候,有人分享自己的歸納「我很會學新東西,很能適應,如在鄉下學會了簡單汽車修護」,但講完又自己補充,「那只是環境逼到而已,誰都會。」
我連忙否認,不是的,像我被環境逼到的解決方式,就是想辦法外包出去。一樣住過鄉下,我從來都沒有學會自己修理組裝什麼東西。你願意學,學的起來,真的是一種能力!
另一個人說「我覺得自己不會講話,沒有人聽我」我則回,並沒有阿,你的朋友都說你很會問關鍵問題,你講話的時候,他們都在聽。可能不是你以為那種脫口秀口才,但你講的話很有份量!
在討論的過程中,除了他們展露自己怎麼看自己,也發現別人怎麼看自己。有人自己覺得很普通的「嗜好」,如合唱團、樂隊,但其實都是傾聽、協調的和諧能力展現。而他在團體中,也扮演傾聽、 協調 、表達的角色,有他在的組織運作琴瑟和鳴。
這些嗜好,都不是隨機發生的,都是不同面向的展現自己的長才。
過程中,團友意外地療癒了,當年環境用競爭的角度,看自己什麼都不好的傷,回過頭來才發現,其實自己全身是寶。
暮然回首,超能力就在燈火闌珊處
我的讀者都知道,其實寫是我頻率最高的創作方式。一開始就選擇了寫,沒事就寫,素材多到筆記累積上百篇想法短文,日更對我根本輕而易舉,我還要克制自己不要寫太多,會洗版。
影片和podcast我也是有試過,但最還是覺得寫作速度比較快,也比較快樂,其實「寫」才是我的主要輸出想法方式。
從粉絲增長速率來看,我寫的並沒有自己想像那麼糟糕。只是被過去教育經驗和少數一兩次評語,變成很刻意往一方追求(說),但忽略另一方(寫)而已。
我其實,可以寫。
這次的workshop, 不止我啟發了參與者,其實他們也啟發了我。這真的是做教練一大樂事,互動和成長真的是雙向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超能力,你看到自己的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