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只有兩種工作,學術,和學術以外的。」這是我當年在博班思考未來職涯選擇時,起初的心境。
許多博士生/博士在思考職涯選擇時,是用 學術 vs 非學術 來思考,這樣不僅重點放在留不留在學術界, 而非可以去哪裡,又把成千上萬的選擇,簡化成「非學術」一種。
因為對很多博士來說,學術不只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種自我認同,如果不做學術,就形同否定自己,於是「承認自己想離開」變成一道跨不去的坎。
但人生只有「某某研究」這件事重要嗎?如果把所有學校、發表、經歷的標籤拿掉後,你是誰?
離開學術界是自我認同危機,但也是自我實現的轉機
我在博班時出現自我認同危機,但塞翁失馬,反倒因此在機會成本相對小的博班完成職涯探索,其中海洋政策實習更是關鍵。
政策和跟我本來生態專長相去甚遠,完全沒有修過相關的課,單純就是在絕望中退一步自我分析後,覺得這是我有興趣且擅長的事,死馬當活馬醫去試了。
結果真的醫活了!
在這過程中,我認識很多不走學術的博士,所以清楚學術巨塔外有非常多選擇,對未知的恐懼自然下降。
政策實習經驗給我勇氣和信心,因為做過一次差自己專長很遠的事,以後膽子就大了,也帶動後來二次轉職數據,創業,甚至三次轉回海洋。
我不那麼怕轉變了,因為知道能力就在我身上,跟職稱無關。
因此一直很鼓勵博士生,尤其是一路讀上去沒有太多工作經驗的,在求學期間短期實習。去看看外面工作感覺是什麼、建立人脈、增廣視野。
看清楚手上有哪些選擇,自己喜歡擅長程度又如何,分析做出選擇,而非直接全押一個自己以為唯一選擇。
重點不是要不要離開學術界,而是你要去哪裡?
「要不要離開學術界」不是重點,「要去哪裡」才是!
我在推薦文寫到「真正的職涯發展應該超越單一領域的限制,學術是眾多可能之一,不要陷入學術與非學術的二元陷阱。」,也是後來被引用的一句話。
「離開學術界:善用學術功底、補足跨界就業力、調整溝通方式,Step by Step從為學而活到學會生活,無痛開啟多元職場」是一本很特別的職涯書,它不只有具體的怎麼把學術履歷轉換成業界履歷,怎麼告訴非學術圈的人自己會什麼,怎麼networking等等,這些一般求職書都有的東西。
它更是花了非常多的篇幅分析,引導你怎麼做自我分析,進一步把「自己對世界的影響」和「能夠支持我對世界造成影響的經濟收入來源」做出區分。
如誠實回答自己,如果在全世界可以任選一處生活,你會選哪?這答案會讓你明白自己的核心價值觀,包含環境、與家人的距離、生活步調、文化精神等,幫助你對人生選擇做出更通盤的判斷。
這本書很適合博士生、博後,甚至已經工作一陣子的博士們了,可以幫助你釐清自己的價值觀,也提供具體的求職工具。
「離開學術界」書的封面有扇門,它可以是逃生門,也可以是打開新世界的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