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索海洋:什麼是海洋碳移除?怎麼辨認你買的碳權是不是漂綠?

  • Comments Off on 「碳」索海洋:什麼是海洋碳移除?怎麼辨認你買的碳權是不是漂綠?
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不斷上升,各種研究模擬指出,只靠減少排放已經不足以把2050年前的升溫控制在2C以下了,我們需要更積極碳移除工程。 此時海洋碳移除,也就是藍碳,就變得很關鍵。因為海洋面積遠比陸地大,而且相對陸地碳移除的方法,比較不與人類相爭的珍貴土地和水資源,十分有潛力。 對台灣來說更是如此,四面環海又有很多小島的我們,理論經濟海域面積遠比本島還要大的多,很有發展藍碳的潛力。 你可能會很好奇?是什麼是 碳移除 (carbon removal)? 這裡碳移除指的是 #長時間 把大氣中的二氧化碳 #淨移除,要嘛變成固態物質、或壓縮存到某個地方、或轉移變成另一種不會在空氣裡跑來跑去的形式,並且維持夠長一段時間。 反正就是不要讓二氧化碳用氣體的形式在大氣層裡增強溫室效應就對了。 這裡有兩個關鍵字, 1. 淨移除 (net removal), 2. 長時間(permnance)。用這兩個關鍵字去判斷市面上各種「號稱」碳移除工程和碳權的策略,就可以抓出很多做法,其實是白做工的。 常見的海洋碳移除方法有哪些呢?可以分成化學和生物方法兩大類:
Continue Reading

【世界地球日】關於環保,除了個人節能減碳限塑,別忘了團結改變體制是關鍵

這個主題我想寫很久,但是覺得會得罪很多人,所以一直裹足不前。可能這篇貼出來粉絲會掉一半,但想想如果我都不敢說,又怎麼期待能改變什麼呢? 關於環保,如同女性主義,近年來都有流向個體主義的傾向。小民對彼此到底有沒有用塑膠袋、有沒有回收、有沒有用吸管、甚至是不是吃素,彼此苦苦相逼,有時候甚至到正義魔人的地步,我真的覺得沒必要。 說真的,一群小老百姓一輩子吃素回收限塑所省下來的能源和保護環境的成果,可能一個黑心大工廠排幾個月毒廢水就破壞殆盡了。如果我們對彼此個人行為這麼嚴格,卻對那些能真正造成重大衝擊的開發案和工廠視若無睹,覺的那是官商勾結是政治的事與我無關,這樣真的很難能有效率地做出改變。 體制的問題,不能只靠個人行為解決 我並不是反對節能減碳限塑吃素,我想提倡的是不要過度聚焦在個體層面上的行為。因為環保是個體利益跟群體利益衝突的事,少數有力個體,如果沒有能與之抗衡的體制,可以輕易破壞其他自我克制的個體所做出的努力,並且從中獲利。因為這利益太龐大,所以一定會發生,因此環保是一個不能靠個人良心管理的事。如果我們真的要一起合作做一件事,我希望這件事是全力支持某些環保政策,由上而下大幅改變體制,更長遠有效地做出改變。 但或許你已經發現,真的要對否些環保政策投票的時候,真的要跟個體的切身利益衝突的時候,要花更多錢的時候,很多人的選擇就不一樣了。說到底,環保是價值觀的事,或許我們還沒有真正的共識。大家或許願意做在個體層面做舉手之勞或是能省能錢的環保,但對於會造成不便或是短期內可能要花更多錢的事,還需要更多的溝通協調。 只顧個人層面做得到的環保不管體制會怎麼樣?近期一個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塑膠回收。很多東西理論上都可以「回收」,但到底會不會被回收再利用,是取決於有沒有價值。塑膠再利用,目前成本就是遠不及新生塑膠,是沒有大規模的經濟經爭力的。 塑膠罐子下面寫一堆數字的回收,很諷刺是,石油集團是背後重要的推手,目的是希望轉移大家對於使用塑膠的罪惡感,覺得自己有在回收。事實上很多我們有在「回收」分類做得很辛苦的東西,最後都沒有再利用,跟一般垃圾一樣處理,或送到其他國家去眼不見為淨。那為什麼政府還要我們繼續分類?因為不希望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習慣被打破,也不喜歡人們失去對回收機制的信任。這是典型的如過不管體制,大家都很努力,效果還是很有限的案例。 團結改變體制是有可能的 美國近代史上最著名的改變體制案例,應該就是Rachel…
Continue Reading

問卷心理學:Telescoping effect + agreement bias。

怎麼知道海裡還有多少魚可以抓/吃?漁業調查嘍! NOAA統計分析各種漁業數據,從休閒漁業、商業漁業,用電話/問卷調查,去海邊堵人,隨船觀察,還有純研究數據等各方數據,最後彙整進入stock assessment, 估計我們今年到底抓了多少魚,還剩多少,然後規劃制定明年可以抓多少 我現在所做的工作涉及估計到底抓了多少魚?這是一條很大個生產線,我只是其中的小螺絲
Continue Reading

向水母學生存之道

世界上最長的生物,不是藍鯨,是水母! 世界上最毒的生物,不是蛇,是水母! 地球上存活最久的動物,不是蟑螂,是(櫛)水母。六億多年來,地球經歷過多次滅絕,三葉蟲恐龍長毛象都死了,95%以上出現過的生物都滅絕了,但水母還活著! 你不得不承認水母的生存策略真的經的起時間的考驗!他億年不敗的生存法寶,就是「彈性」X「速度」,兩者加乘出所向無敵的適應力。
Continue Reading

神奇的橈腳類(copepod)

你知道海綿寶寶裡面的皮老闆,就是橈腳類嗎?“皮”就來自浮游生物的英文”Plankton” 。橈腳類就是海洋中浮游動物的最大宗,基本上隨便撈一杯海水放到顯微鏡打下,看到會跳來跳去的生物八成是橈腳類。 他前端長長的觸角,就像是天線,可以感受物理跟化學訊號。雖然沒有大腦,可是有很複雜的行為
Continue Reading

尋找你的生態棲位

海洋生態必考題plankton paradox,海洋資源那麼有限浮游動物這麼多, 都擠在同一個空間,為什麼沒有彼此競爭到每個食物鏈位階都只剩下一種? 答案就是各有不同的優勢,各佔不同 niche (生態棲位) 人生何嘗不是如此? 資源那麼有限,競爭那麼激烈,只找到熱情所還不夠,要找到自己的生態棲位。
Continue Reading

Copyright Policy

All files and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or Documents are copyright by Katherine Liu LLC, and may not be duplicated, copied, modified or adapted, in any way without our written permission. Our Website or Documents may contain our service marks or trademarks as well as those of our affiliates or other companies, in the form of words, graphics, and logos. Your use of our Website, Blog or Services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right or license for you to use our service marks or trademarks,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Katherine Liu, LLC. Our Content, as found within our Website, Documents and Services, is protected under United States and foreign copyrights. The copying, redistribution, use or publication by you of any such Content, is strictly prohibited. Your use of our Website and Services does not grant you any ownership rights to our Content.

Together Everyone Achieves More

我並非獨自一人想出創業點子、打造出全部的網站,設計出圖片,寫出每一個字。在此感謝我合作過的團隊,人生一大樂事就是跟比我厲害的人合作,謝謝你們的努力與付出!

網站架設:MIHOGO TECH LLC

視覺設計:EMILLY HU

文案編排ALLY@ideaally.me

形象攝影Crystaltseng Photography

創業教練:Irene @ FEMALE ENTREPRENEUR &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