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份工作,從就職到離職都在Covid期間,全程遠距。我剛開始沒有很主動出擊Networking,因為以為很快就會回到辦公室,沒想到拖久了也變得很奇怪,錯過破冰時機。最後一年半離職時,上萬人的組織,同組的至少50人,我卻只認識工作上有直接互動不到十個人!這數字已經包含外面的承包商和別組有合作的人,所以我在一年半來接近孤立,這就是新人不主動networking的結果!
這次跳槽我學到教訓,組織表拿出來現垂直三層,再水平延展,從近到遠要求一對一面談。結果一個月內談了約30組員和長官,瞭解他們的故事專長,也讓他們瞭解我的專長和目標,一個月內的進展比上次一年還多。
忠於自己的故事最動人
瘋狂面談的過程中,我也再次實驗自我介紹的排列組合。這是我第一次去到跟環境科學無關的顧問公司, 所以剛開始,我暗暗有點自卑,很想要證明自己跟別人一樣可以做數據科學,所以自介著重在用過的分析、演算法等等,放淡自己環境科學的背景,塞一堆DS專有名詞好像在做phone interview。結果都很乾,反應就是喔喔喔,聽起來不錯,然後就沒有下文了。
後來我仔細想,過往是怎麼在面試中突出的,不都是靠講水母嗎?我應該要忠於自己,只有感動自己的故事,才能感動人。於是,接下來的一對一networking面談,一律改用水母開場。
我說:
「你好我是Katherine, 我的博士研究是水母。很多人聽到海洋學都以為我每天潛水,其實我大部分時間都在看顯微鏡和電腦。環境科學的數據大量又複雜,傳統分析方式很有限,所以一路上學了不少數學和程式,這就是我如何踏入數據科學的世界。」
後面再視對方的經歷(對,我會先看做功課),決定要講政策,還是要講電腦模擬,或機器學習的經驗。結果效果很好!不少人會進一步問我做的研究內容,也開始有人在談完後,進一步幫我介紹相關的機器學習計畫主持人,我也開始認識離我的組很遠的人。如此一來,高品質networking的第一步「瞭解別人,並且讓別人瞭解我」的目的就達到了。
small talk是可以練習的
說來也神奇,本來我是不太擅長small talk的人,面試都說這是我的缺點。但是在常常一天密集練三次以上,一週練三天以上,瘋狂練習到了第三週,跟超過20完全不同背景的人informational interview後,我開始越來越自在輕鬆,開始覺得回話易如反掌。
面談過的人中,從研究暗能量如何讓與宇宙旋轉更快,到研究人性黑暗的犯罪學都聊過,也聽過量子電腦到機器學習各種排列組合研究,在很短的時間我對兩者的認識的拉得很廣。後期我開始可以分享我從其他人對話得知的知識,不再只是被餵球的感覺,我也可以回球,過程也很享受,原來之前不善small talk,只是話題素材不夠寬廣!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疫情前,networking發生地比較隨機。除了上工第一天,老闆帶著繞一圈遊街,跟很多人點頭握手一下後,就比較仰賴各種茶水間或是會議前後的短暫閒聊,話題其實通常很淺,除非我能進一步約吃午餐喝咖啡,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而且因為很難事先準備,所以其實比較對我比較難。
現在因為大家都遠距,所以我可以自己所定要跟誰談,而且一次就約30min, 跟對方有深度的對話,我反而比較了解我的同事了!真可說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大量數位工作的現在,你的netwroking策略也數位轉型了嗎?已經上了,不要再用“面試”的方式netwroking了,大膽地用你真實的故實打先鋒吧,就算看起來好像跟職稱沒有直接相關。因為與心相連的故事,最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