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十一點,一個我之前合作寫proposal的人,介紹另一個陌生人來找我,幫忙寫他們環境proposal一段統計方法,要解決樣本小的困境。
身為死線最後 24h的救火隊員,我馬上擠出來兩大方向,並且在隔天做完本來的公司交辦任務、和創業的客戶面談後、再寫一段分析方法給對方。
雖然很趕,但我非常開心,因為有一個大家都不會的問題,但是我會!更重要的是,大家開始知道那是我會的問題了!這表示我想建立的「環境 + 數據 + 政策」的職場個人品牌開始發芽了🌱
職場每個人都要建立個人品牌
你可能會想,我沒有在經營粉專,也要有個人品牌嗎?
每個人都要!
我記得第一次和我的主管會談,她就告訴我新人networking首要目標, 是建立個人品牌, 我銘記在心。三個月來我主動出擊談了六十多人,每個都依照對方專長客製自我介紹,但不離環境科學、數據分析、溝通表達的各種排列組合。
我選這三個當我的職場個人品牌是有原因的:
1. 相關學位和實務經驗
我有海洋學博士,也有第一線工作經驗,主打環境科學師出有名。大部分的人都做得到這點,但只有這點,還不足以跟廣大有類似專長的人競爭。
2. 看見還沒有被滿足的需求。
我在第一線工作的現場觀察到,很多環境機構並不缺數據,而是缺好數據,這來自於實驗設計不佳、數據整合和儲存方志老舊(如 人工+硬碟),和分析方法沒有與時俱進。
環境數據通常是醜中之醜,量大又複雜,沒有真的重複,也很少有真的”隨機“和“控制組”,所以傳統的生物統計方法其實很有限,通常需要相對進階的方法來處理和分析,非常需要現代的數據科學技術和電腦科技。
偏偏很多環境學家本來是喜歡自然或動物,不見得喜歡數學和寫程式,而數學和程式很好的大多去錢更多的領域了。造成的結果,就是很多環境單位花很多錢,收一堆數據,結果能用的很少,最後還是無法作出有效分析,更別提輔佐決策,或驗證政策有沒有效(<=出錢人的痛點)。
懂環境的不會數學,會數學的不懂環境,兩個都會的又不一定擅表達。這需求和供給的真空,就是我的生態棲位!
很多人networking和branding之所以效果不好,是因為只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光說自己會什麼,沒有換位思考別人需要什麼。如果要建立品牌,還要更近一步思考市場上有什麼常見問題,還沒被解決,當中有沒有你特別會的?這就會是你不怕競爭的生態棲位。
個人品牌像名聲2.0
其實職場個人品牌不是全新的概念,大家比較熟的「口碑」「名聲」,就是品牌的概念。但傳統方法的問題是,默默地把事情做好,被動地讓別人發覺你哪裡好,一是大家都很忙可能要等很久才會被發現,二是每個人覺得的好的地方可能不一樣,機會就會來的很雜。
「職場個人品牌」則是很有意識地主動告訴別人,你哪裡特別好,讓自己特別能夠發揮的優質機會來找你,比傳統「曖曖內含光」更能有機會有效率建立戰功。你不需要非常多機會,只需要幾次很適合你揮棒的機會!
比方說,如果我不住動宣傳我有政策經驗、對溝通有熱情,以我一張外國臉,幾乎不可能會有什麼寫或講的機會。別人看我的外表和學歷很難知道溝通表達是我的強項,也很難猜到我有數據分析的專長。
進入科技顧問公司三個月以來,目前已經參與3次proposal, 都是不同的目標對象和團隊。我直屬團隊的大頭非常高興,告訴我很多人做了很久能力很好,想要參與更高層的商業運作,還不見得有機會,很難得我還很嫩就開始參與了。
我也與有榮焉,能加入前線部隊一起幫搶錢就有機會立戰功,自然不擔心永遠在後方當工具人。再一次,驗證溝通表達的重要性。
你有有意識的建立職場個人品牌嗎?你有想過你的品牌關鍵字什麼嗎?你獨有的生態棲位是什麼?找到你的niche, 就不怕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