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初,懷抱著對追求博士學位的夢想、對學術研究的熱情、與對國外生活的憧憬,從台灣漂洋過海來到紐西蘭讀博士班,然而接下來所發生的事情卻是始料未及的。
二月中抵達紐西蘭,文化與語言上的衝擊是可預期的,像是發現聽不太懂短e發音像短i的紐西蘭腔。習慣每餐要有湯湯水水的台灣胃,還真吃不習慣冷冷的三明治,也沒有超便利的二十四小時便利商店。
但這些在出國前早有心理準備,生活上算調適得很快,很快就建立起自己的社交生活圈,也開始學會用不同角度看待文化與飲食差異。真正讓我不知所措的,是博班老闆(簡稱”前老闆”)
選老師像相親,念了才知道合不合
在飛來紐西蘭之前,跟前老闆的幾次視訊互動都是好的。然而對國際留學生而言,選指導老師,就像是一場相親,身為外國人,真的很難打聽到指導老師為人處事和風評。
僅憑幾次跨海視訊面試的感受,就要決定是否接受這個offer。真的共事後,才可能會發現有很大的差異,我就是碰到這樣的情況!
三月正式開始起讀博士班,第一個月其實就察覺到前老闆跟我想像得不太一樣。
首先我察覺到我跟前老闆的思考方式有很大差異,並造成溝通的落差,我習慣看事情的框架格局,但前老闆卻常常執著於小細節上。
彼此對師生關係的認知與期待也有差異,我期待能與指導老師建立惺惺相惜關係的學生,希望指導老師不只在研究上,也能在職涯上給我建議與支持。然而前老闆卻不是這類型的老師。
發現和老師理念不合
前老闆對待學生的態度,是老闆對下屬,他只在意學生能否執行研究計畫的實驗,卻沒有給應有的指導。連固定每兩周開會,都是我後來主動要求的。
這些我都以為只是遇到不同類型的老闆,可以摸摸鼻子當作人生經歷的磨練,但真正讓我無法忍受的是research overlap的問題。
五月初突然發現,應該是我博班第一章的題目,實驗室一個碩士生卻說那是他的碩論題目?一個實驗室當然有可能有議題重疊,但在我的學術觀念中,指導老師有義務責任劃分不同學生的題目。
所以我要求開會釐清這個狀況,第一次開會沒有共識,後來也請了學校的mediator(中立的協調者)開第二次會。我十分震驚地發現,前老闆竟然認為這樣叫做collaboration,我和co-supervisor對於collaboration的定義都不是如此。
但由於我的全額獎學金與研究經費,都是來自前老闆的紐西蘭國科會的計畫,縱使co-supervisor有心幫我,也沒有立場幫我說話。最後協調的荒謬結果是,誰先做出來實驗結果,誰才會是第一作者。
在開會協調的過程中,前老闆有很多情緒化的反應與不當的言詞,對我也是很大的傷害。
心像破了一個大洞
用”很大的傷害”甚至是太輕描淡寫,我感覺到我的心裡好像破了一個大洞。我也嘗試去學校的心理諮商,但在諮商中卻無法描述我的感受,只能不斷面無表情以扁平的語調,反覆說著我沒有任何感受。
心理師告訴我,人在遭受很大的驚嚇時,會啟動「凍結(freeze)」的反應,當發生的事情太可怕了,人就會假裝沒這件事,跟不要去感受任何情緒來保護自己。
我自認能做的都做了,自認很認真積極在救自己,從發現前老闆無法給學生應有的指導後,我就幫自己找co-supervisor。噢對,連我的co-supervisor,都是我來系上後我自己找的。
發生問題就積極處理開會協調、主動尋求研究生學院的協助、察覺自己心理狀態不OK,也幫自己安排諮商。正因為已經盡我所能,但狀況卻還是一樣糟糕、甚至更糟,更對一切心灰意冷,甚至陷入很深的自我懷疑。
不是沒想過換指導老師,但是當時的獎學金是來自前老闆的計畫,換老闆就代表會失去獎學金。
用社交逃避博班的挫折
人在灰心喪志的時候,更容易陷入盲點與封閉自己。當時覺得自己沒有任何選擇,唯一的選擇,就是硬著頭皮撐完這三年。
或許個性本來就獨立好強,或許人在國外更想要爭一口氣,這些事情,除了宿舍一個真的很好的朋友,我沒有對其他任何台灣或紐西蘭的師長和朋友說。
一向把研究視為人生第一優先事項的我,反而開始沉溺社交活動,出席系上與宿舍的社交活動、有人揪就去、偶爾也主動約朋友聊天聚聚。我過得不好,卻頂多輕描淡寫地說,一切都是工作,假裝甚麼事都沒有,只有自己知道我並不好。
直到有一次結束一個派對回到寢室,關上房門,臉上的笑容就瞬間垮掉。打開手機看著在派對上跟朋友的合照,卻發現,我竟然不認識自己,合照裡的那個人好陌生!
我明明一點都不快樂,合照裡那個精心打扮、笑得如此燦爛的人,是誰?我才意識到,再這樣下去真的不行,是時候做出改變了!
決定向走過博班的前輩伸手
剛好當時看到Katherine似乎沒有時間處理IG貼文,我主動聯絡Katherine是否需要幫忙,並簡短描述近況,Katherine也主動約時間跟我視訊瞭解情況。
我說,我的獎學金來自前老闆的研究計畫,我沒有別的選擇,萬一換老闆要還錢怎麼辦?
但Katherine立刻點出我的盲點,那只是我以為的,這是工資不是綁約,有問過學校graduate school 的規定嗎?
其實路還沒有絕,確認過其它選項的可能性了嗎?找系主任了嗎?以前的碩班老闆或台灣同學會的學長姐呢?先解決老師的問題,再想錢的問題,而不是反過來!
主動尋找放棄或死撐以外的第三選項
有Katherine的鼓勵後,隔天立即約一直陪同我跟前老闆開會的S老師。這位S老師是兩爬學家,雖然我們是因為如此特殊的原因才認識,卻一見如故。
其實我後來甚至無法單獨跟前老闆接觸,不只是單純無法忍受,而是心生恐懼的地步,見到前老闆會自動後退兩步!
但博班研究還是要做,不可能不見老闆,會還是要開,解決方案是,請一位系上的老師S陪我跟前老闆開會。
她瞭解我跟前老闆的問題時,彼此都驚訝地發現對師生關係的很契合很一致,都是期待建立惺惺相惜,互相扶持關係的人。
而S老師也很理解我對烏龜的偏愛,因為她自己也是對青蛙情有獨鍾的人。當我很誠實跟S說,我覺得還是兩爬最可愛,S老師也表示深深的理解,甚至主動說,如果接觸兩爬會讓我心情比較好,就來看看她的蜥蜴吧!
因此,S老師是系上我換老師最有希望的首選。
好老師找到了,還要找錢
一見面,我便開門見山,以最誠懇的態度詢問S老師是否有意願收我當博班學生?而S老師似乎也有預感我的來意,立刻說她願意收我當學生!
但她目前沒有經費可以養博士生,唯一申請到獎學金的途徑,似乎是學校獎學金。可是學校獎學金有固定申請時程,下一輪是年底十二月,在等待放榜前的這幾個月,我需要先自費燒自己的錢養自己。
而且學校獎學金非常競爭,因為名額大量保障紐西蘭本國生,每一輪是”全校”的國際留學生搶極少的二十幾個名額,如果沒申請到,很可能年底只能包袱款款回台灣。
知道現實狀況後,我陷入幾天的天人交戰,要為了錢留在這個讓我很痛苦的前老闆實驗室,還是要冒著獎學金不一定能拿到的風險,跟著沒有錢但非常理解我的S老師賭一回?
身為外國留學生,所有事情都困難十倍。在台灣想回家,了不起南北來回就算坐高鐵,台幣一萬肯定還有找。人在國外,沒有家人沒有朋友,就算想回家討拍拍,來回是台幣六萬,身為窮學生根本花不下去。
我甚至也必須考慮是否要再拿到獎學金前先休學,留學生還要考慮簽證問題,休學要在一個月內離境,但又希望留在紐西蘭。
那幾天的白天各處室到處跑,到處打聽資訊,晚上回到空無一人的辦公室,眼淚就直接掉下來。也許是因為太壓抑之前的感受,眼淚一掉就哭得唏哩嘩啦,因為每天面臨著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壓力真的也很大!
路還沒有盡,凡事都有可能
好險,我有Katherine的陪伴!我當時一有新資訊就會寄信給Katherine討論,中間一度還衝動想說,是不是可能要先休學回台灣。
超謝謝Katherine明明當周工作很忙碌,還是超級迅速回覆我的每一封信。還好有Katherine的安撫、陪伴、與提供理性分析,我才沒做出任何衝動的決定,才能沉住氣撐到最後圓滿的結果。有一個好的職涯教練真的超重要!
除了Katherine,我其實還受到很多人的幫助與支持:
謝謝我的碩班老闆林思民老師在得知我的狀況後,就說大不了明年回臺灣讀博班。
謝謝Sky in the all的牆編,曾經陪我聊聊與鼓勵我。
謝謝朋友Sunny,在我需要申請一些臺灣資料時一口答應幫忙。
謝謝好朋友敏心在我一度崩潰的時候,因為擔心我,堅持打電話確認我沒事。
謝謝我媽在我打電話回家說,很可能要休學時告訴我,比起博士學位她更在乎我快不快樂,不快樂就回家,家裡不差多一副碗筷。
其實我出國前才跟媽媽吵架,賭氣好幾個月都沒連絡,一聯絡就是說這麼沉重的事情,但也因此確認媽媽其實也是愛我的,也是意外收穫。
有這些支持,我很快就做出決定。我告訴S老師,雖然前老闆的紐西蘭國科會計畫的博班獎學金很優渥,領前老闆的獎學金可以讓我過上比其他人好上許多的物質生活,但我很看重師生關係,也真心喜歡S老師。
即便沒有跟博班老闆的問題,我也理解到,兩爬永遠是我的最愛!比起為了錢工作,我更希望每天喚醒我的是對動物研究的愛!所以即便需要面臨失去獎學金的財務風險,我都願意跟S老師一起賭一把。
勇敢替自己爭取
我想是我對兩爬研究的熱情感動了S老師,也是因為我早就讓S老師看到我的學術潛力。認識S老師知道她是兩爬學家後,我就邀請她參與我臺灣尚未發表的研究,也介紹她跟我的碩班老闆認識。
最後S老師與系主任向學校力保我,有兩個老師強力的推薦信,與學校成功協商,讓學校同意用特別方案提前通過我的獎學金!
我不用依正常管道等到年底,可以順利換指導老師。一換老師就會失去原本的獎學金,但學校的獎學金也會馬上無縫接軌,錢的事情就解決了!
加上之前早就介紹S老師跟思民老師認識,而思民老師又是我博班新題目的專家,所以現在思民老師也是我的博班共指老師了!
天助自助者
得知學校提前通過我的獎學金時,是我人生第一次知道甚麼叫喜極而泣!
原來當神奇到自己都無法相信的事真的發生時,真的會因為太高興而流淚。
我現在有真心疼愛我的S老師當我的博班指導教授,有永遠支持我的思民老師當共指,還能回去研究我最愛的兩爬!
我能領著獎學金做我最愛的研究、跟我真心覺得可愛的動物相處,此時此刻我真的覺得自己超級幸福!
我離開前老闆實驗室後,才有人敢跟我說,其實我不是第一個離開前老闆實驗室的學生…之前就有學生受不了前老闆而離開,而且受不了的問題跟我完全一模一樣!真的非常慶幸自己能逃離一個有毒的環境……
雖然這個世界當然很現實、很功利、很殘酷,但或許真心誠意有時能獲得更多,並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雖然有點老套 ,但原來,真心想做的事,全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你!
天助自助者,遇到困難時請大聲求救吧!求救並不可恥,展現好的動機與決心,別人看到你的努力,一定會有貴人相助的!
看更多OLIVIA的文章
【換指導教授】海外博班經驗分享,和指導教授不合怎麼辦?
2023年初,懷抱著對追求博士學位的夢想、對學術研究的熱情、與對國外生活的憧憬,從台灣漂洋過海來到紐西蘭讀博士班,然而接下來所發生的事情卻是始料未及的。 三月正式開始起讀博士班,第一個月其實就察覺到前老闆跟我想像得不太一樣。
Read More海外博班申請懶人包分享
我的留學過程受到很多人的幫助, 除了我自己的碩班老闆林思民老師的大力支持, 我特別要感謝《海洋學家的母體力學》版主Katherine博士, 與曾經幫助過我的劉筱蕾博士。 與Karherine是因她舉辦捐款給她支持的慈善團體可以換她的面試練習結緣,並之後發展成合作互惠關係,我協助Katherine的IG貼文製作,Katherine則幫我批改留學文件與面試。 跟筱蕾學姐則是因Tyra project的導師制度而結緣,筱蕾學姐完全無償幫助我練習。 我印象非常深刻,當筱蕾學姐協助我練習面試後說她不需要我的回報,但希望我以後申請上也去幫助別人,因此在我申請上後當有人詢問留學建議我都非常樂意,也想到或許可以把我的經驗寫成一份文件,就能幫助更多人。 這份文件的架構以我覺得留學申請需要知道的重要資訊為編排,省略細節,但應該可以做為一個懶人包,快速建立起留學的申請準備方向!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