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照組:「常見」的自我介紹
你的自我介紹結構也是像這樣嗎?學歷+經歷+技能摘要?
你好我是Katherine,我自馬里蘭大學海洋學博士畢業,
博士論文研究是浮游動物在缺氧環境下的交互作用。
碩士和學士是中山大學。我現在在一家科技顧問公司工作,從事能源研究,也曾經做過氣候數據分析,
上一份工作是支援海洋大氣總署的漁業數據分析,
再上一份工作是馬里蘭州環保署的數據研究院。我會R, python, matlab, 也有高等統計研究的訓練。
我是一個很有經驗,溝通能力很強的的數據科學家。
謝謝
這是我在台灣美國青年職涯協會邀請,先講一個「常見」自我介紹當對照做。
這個自我介紹你覺得如何?
是不是四平八穩,但也平淡無奇,過耳即忘。
充其量就是把履歷編年說一遍,一點說服力都沒有。
自我介紹絕對不要講成履歷編年表!
自我介紹絕講成履歷編年表的問題
當場數據科學背景的人不少,所以就求職數據科學當假設。
這個常見版本自我介紹有什麼問題?
1.以不相關的事情開頭
我先講自己畢業學位,還扯很久不直接相關的研究內容,但不了解海洋學的人,先入為主會覺得我不會數據,這樣我還要多花心力解釋海洋學的訓練和數據的關聯。幹嘛多做一個火圈給自己跳?
如果你是轉職跨域求職的人,要特別記得先從相關的經驗講起,而不是時間靠近或是學位講起。
2. 講得東西沒有記憶點
這就是自我介紹講成履歷摘要的最大問題:跟個人沒有連結🔗
編年表完全物化、扁平化一個人的特質,把最有特色的地方都剝奪了,變成一個個標籤。
這樣的講法在第一關過HR還可以(我甚至鼓勵第一關就猛塞標籤),但越後面的面試階段就越不適合。
從馬大畢業的人何其多?來找數據工作的人,誰不會R跟Python?
這樣把學經歷唸一遍的自己介紹你一定聽過上百個,哪一個人的學經歷你還記得?
哪你又怎麼會覺得,別人會記住你的?
3.空泛
我說自己數據科學厲害又擅長溝通,這實在太空泛,不是每個來面試的人都可以講一樣的話嗎?面試官怎麼知道你說的是真的?
有的人會以為具體的意思,是講很多細節,如可能多講我會ABC演算法和XYZ語言,做過123projects, 但這還是太敘述性。會一樣技術的人多如牛毛。
重點是,結果呢?達成什麼效果,厲害在哪?
有個故事說的好,大部分顧客去買電鑽,不是在看馬力如何、鑽頭材質如何,而是想如何輕鬆快速在牆上做出一個一寸的洞。
別把你的自我介紹講成電鑽產品規格,直接把重點放在你可以如何又快又好鑽這個洞!
改良版:用故事讓別人記住你
那可以怎麼做?我講了一個故事版本的自我介紹:
你好我是Katherine,我是一個經驗豐富的數據學家,且有紮實的環境科學和政策訓練。
我做最得意的計劃,是在馬里蘭環保署當數據研究院時,成功推動環境監測標準化流程。
我們有超過二十年的觀測數據,可是近乎不能用!為什麼?因為每個郡用不同的方式收集,收的東西也不一樣,最後除了做做圓餅圖和直條圖,不能做什麼深度分析,更不用提什麼用數據輔佐政策決定了。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和學術單位合作,做了模擬分析,設計一個監測計畫,並且模擬不同的實驗設計,經費大概為何、測量準度如何。
但,不是我說我做的東西好棒棒,大家就會造做。他們會說「我幹嘛要聽你的」
所以,我逐一拜訪馬州十個最大的郡,講我做的研究和建議,然後我聽他們講解他們的做法,為什麼這樣做,也聽他們的抱怨。有些其實很有道理,我把他們抱怨帶回州政府,然後來回協調。
最後我還辦了一個研討會,把這十個郡找來,讓他們說服彼此。其實大部分的郡都已經採用部分的新設計,只是採用部分不同,與其我告訴他們我的東西好棒棒,不如讓他們彼此說服採用部分,對他們有多讚。
最終推出的計劃,和我一開始提案的不完全一樣,但是一個大家都同意的標準化流程。從此以後,我們收的數據,會是有用的數據,可以進行更精準的分析,輔佐做出更精準的決定。
這就是為什麼我來申請這個工作,因為我相信數據分析輔佐政策可以做出真正的改變,這也是我專長和熱情所在。
故事版的自我介紹是networking開山刀
聽完這個故事,你是否被說服,我是一個會分析又能溝通的的數據科學家,而且做的事有實質影響力呢?
這個故事版本的自我介紹,曾經受過數次「這是我聽過最好的自我介紹」評語,也是我networking的開山刀。
秘訣結構就是:
1.先說三個關鍵字。
也不要多,多了記不住,這三個關鍵字,我推薦要經過深度的自我分析,來定位你的職涯個人品牌。
2.講一個可以支持這三個關鍵字的實例。
講故事過程可以常常自問自答,增加節奏。
3.再用why I ‘m applying for this job (求職)或是Call to action (networking)當結尾。
強調雙贏,我能貢獻的+我想得到的
講故事可攻可守,可以依照不同場合不同工作,決定要把故事中技術細節講多一點,還是軟實力的部分放重一點。
原則上來說,越後面階段的面試,軟實力比重要越高。因為面試後期,能走到那關的人都很有技術實力,你的面試官也會是高層,他們更在乎的是你的人格特質、潛力、和culture fit。你需要展現的是你是對的人,而不是只是你會好多東西。
講故事還有一個好處,這個故事只有我能講,別人都不行,和我個人連結很強。
講故事遠必純事件敘述,更容易記得,每個聽過這個故事的人都會記住,我主打的個人品牌:數據分析、環境政策、溝通協調,比我說「發過多少paper,在會議發表過幾場演講」,更能表明我的研究深度和溝通能力,也比我複誦「我會數據分析、環境政策和溝通協調」有說服力多了!
你學會了嗎?不要在講履歷編年表了,用三個關鍵字+一個故事,把平淡無趣的自我介紹,轉變為令人印象深刻的offer磁鐵🧲
祝你ㄧ自我介紹完,就拿下off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