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在美國面試或是台灣面試都常問你的優點或缺點是什麼?
優點還算好回答,我在如何有力的自我介紹2時提到過,建議強調無法量化的軟實力和個人特質,所以不特別再寫。
但回答缺點就需要多一點技巧,我歸納出這三個步驟,讓講缺點最後可以帶回到個人優點。
1. 選一個有相關但不是致命的缺點
有人會說回答其實是優點的缺點,如完美主義、工作狂,但我覺得這樣講有點矯情,所以我個人不推薦。因為面試固然要自我推銷,但還是要本於真實,所以我會建議,要找真的缺點。
這個缺點要有一點點相關,才不會顯得在逃避問題,所以如果你面試的是文職,說你的缺點是不會游泳,就不是太好的回答。
但千萬不能說跟工作相關真正致命的缺點,如 如果你面試軟體工程師,然後你說你電腦不好,那就搞笑了對吧。真正致命的缺點請留在你的內心,然後持續努力改善。
2. 簡述因為這個缺點所碰到的困難
面試官問你這個問題不是真的想知道你的缺點是什麼,他其實是想知道你碰到困難會怎麼解決。所以你只需要簡單描述一下因為這個缺點,你碰到什麼困難,這樣才能快點帶入重點:怎麼改進。
3.詳述如何改進還有改進的成果
這裡就是你把缺點變優點的關鍵。詳述你的改進計畫,然後舉例改進的結果,最後總結就是「雖然有碰到困難,但勇敢面對,努力改進,最後有進步」,展現你不逃避問題,是能克服困難的人。
最好這個努力過程還能呼應你的優點,如此就能把講述缺點變成強調你的優點(<=天生政客)。
舉例
我在美國面試中最常提的缺點是「不擅長small talk」。因為我的職位算政策幕僚類,常常需要跟不同部門的溝通協調,所以需要有一定的溝通能力,不過我最重要的工作是分析數據和統整知識,因此small talk就我的工作而言算相關,但不是致命缺點。
接著我會簡單敘述因為不擅長small talk而碰到的困難,如networking或在茶水間碰到同事的時候很乾,都不知道要講什麼,所以就常常回避需要small talk的場合如happy hour,或在奇怪的時間微波午餐。然後我會講一個我如何克服這個困難的故事。如,
我觀察別人對話和電視電影裡面small talk都講些什麼東西,然後歸納出美式足球,天氣,節慶,小孩或寵物,是很常出現而且整體上很安全的話題。 台灣其實不流行美式足球,所以身為外國人的我也花了很多心思研究美式足球規則,至少看一下super bowl中場廣告和最後結果,還有背各地的隊名跟吉祥物。如此一來一年有將近半年的時間,我至少可以講Baltimore Ravens打好打壞。 如果剛好有重要節慶,如聖誕節感恩節,可以問節慶計畫,快放假或剛放完假也可以問出遊計畫。自從當了媽媽後,更可以跟別人聊媽媽經。 再怎麼沒梗,至少還能說最近天氣不好/很好。所以現在就不在需要逃避happy hour或在奇怪的時間吃飯了,總是能多少聊點什麼。 最近我還可以新增,有聽一本audiobook “The fine art of small talk“,歸納了一些心得,如主動出擊介紹自己,問開放性問題,等等。
最後總結拉到,“我不會碰到困難就輕易放棄,會想辦法做到”,呼應我在自我介紹時通常會提到「有毅力」這個優點。[參考:如何有力的自我介紹(下)]
不擅長small talk在理組不算是非常罕見,有時候我運氣不錯,還會碰到面試官會說他也覺得small talk很難,那我們就可以一起心有戚戚焉。
總結
這個問題最好可以想3-5個缺點,跟各別的改善計畫及實例,因為有時候會叫你舉三個缺點,或是臨場發現原本準備的答案不適合,如面試官不經意透露出我最討厭的就是A然後剛好是你所要舉的缺點,可以臨時替換。[參考:如何有力的自我介紹(下)]
如果你想不出來自己缺點是什麼,可以回頭想想自己的失敗有沒有類似的之處,或是看自己恐懼和常常避免的場景,背後的真的想逃避的是什麼?也可以問別人,不過說真的,別人會誠實告訴你的機率不高,所以最終還是要誠實面對自己,才能真正了解自己,找到自己的利基之處。
[參考:尋找你的生態棲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