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著疫情,好多電影都改成線上播放,來美國十年從來都沒有一次跟上台灣電影放映會的我,第一次有機會看了兩場!也算是因禍得福。
雙向影藝會社 TWTheater和 加州金山灣區『媽媽教室』合辦的放映會, 我從東岸插花一起看「只有大海知道」。一樣也是另一種海人的我,身處在異鄉也是另一種minority的我,感觸很深。
[食物不只是食物]
劇中有一幕是主角向奶奶抱怨,為什麼老是要吃魚跟芋頭,他要吃雞排跟熱狗。還負氣跑出去,後來奶奶妥協,買了炒飯給他。
移民大概都會有類似的糾結,要給小孩帶台式熱便當,還是讓他們跟著吃美式食物?。移民版上不時都會看到,小孩帶便當被嘲笑,或是小孩要求要跟同學一樣帶三明治便當,家長苦惱的貼文。我運氣不錯,目前住在移民眾多的區域,同學便當很多元,而小孩目前很台灣胃,但將來會不會改變我不知道。
但我記得當我問他明天去學校要帶包子還是油飯,他堅定的說「我要帶油飯」時,心中那種開心。他喜歡吃豬血糕,豆腐,綠豆湯,紅燒肥肉這些很台的菜時,我也都很開心。我想那種開心不是單純他攝取營養跟熱量,而是在我心深處,食物也是一種文化認同:這是媽媽文化的味道。
[母語變成只有阿嬤會說; 傳統服裝是老人在穿]
劇中的奶奶大部分用族語,但孫子大部分用國語回; 小朋友要表演的時候拒穿丁字褲,說是「老人在穿的」。對韓日美別國的文化崇拜,卻對自身的文化陌生。
其實我小時候也是這樣,爸媽跟我說客語,我用國語回。我的客語隨著我深入台灣主流社會越久越退步,到很難以跟我奶奶交流的地步(她只會客語跟日語)。我在台灣沒有什麼的感覺,來美國反而長出很強烈的台灣/客家文化認同。
好在有孩子後,我才重新有機會再學自己的文話一次。我跟孩子國語客語混講,有些字他只會客語(如 聞=P)。相對台灣家長熱衷英語幼教,移民來美的台灣人反而熱衷中文和母語。有時候覺得怎麼會總要捨近求遠呢?或許就是一種,離開才知道珍貴吧。
[大海的包容]
海洋文化是什麼?我覺得是多樣性,是包容。相對陸地生物,海洋生物外型和生活史五花八門,看多了就自然不會有「一定要怎樣才對」,或是「如果A就一定要B」的保守看法。大海讓你知道自己很有限,大海讓你知道沒有什麼是絕對。
大海的萬象和廣大讓你安靜,是溫柔的震攝。我記得第一次淺水,海裡面好安靜,只聽得到自己的呼吸,魚根生物都好美游在我身邊,我彷彿變成他們的一份子,心很自然就靜下來了,那樣的安寧是陸地上的紛擾不能相比的。這也或許是為什麼,主角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想游泳吧。對台灣人來說跳河是危險的舉動,對他來說是回到熟悉的懷抱。當老師抱著他說,想哭就哭吧,他回答「我哭不出來,我的眼淚都掉到愛河裡了」,我也跟著落淚,悲歡喜樂,都包在海裡。
[單純的美好]
劇末,主角在計程車上看著高雄繁華的街道說「台灣的道路好多條,不像蘭嶼只有一條」,然後老師回「我也覺得只有一條比較好」。感觸良多,劇中主角父母來台灣工作,自己何嘗不是如此?
父母輩為了工作來到台北,我也為了追求更多機會來到美國。這個輪迴什麼時候可以停?
美國什麼都大,在勝者全拿的殘酷競爭下,如果你是得利者,物質上很多時候確實是過得比在台灣好。然而有時候卻覺得雖然繁華世界裡條條大路通羅馬,卻找不到回家的路,反而想念起家鄉裡永不迷路的小路。
這應該是為什麼我這個部落個用中文寫作的原因吧,找不到路,就自己蓋一條吧,蓋一條回家的路。
~如果喜歡我的分享,歡迎訂閱「海洋學家的母體力學」, 或按讚,追蹤,分享我的粉絲頁,我會很受鼓勵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