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世界下的教育:教導本質,幫助學生發展有適應力的職涯,任何科系都可以學有所用

Dark Blue Neon The Future of AI Instagram Story

此篇文章發表於性別平等教育季刊,第103期:百工流轉──女科技人和她們的無限宇宙

熱門產業與未來趨勢

40 年前,我爸爸同時考上了師專和工專,兩者都有獎學金。當時在考試院任職的大伯建議,家裡已經有很多老師了,紡織纖維產業很有潛力,所以去念工專吧。

他成功搭上了紡織業的順風車,把兩個孩子扶養成人;但當他退休的時候,紡織業在臺灣已是夕陽產業。

真的有所謂的熱門產業嗎?又能熱門多久?沒有人能確切知道。

很多工作消失的同時,也產生了很多新工作。不管是我現在從事的「海洋能源」,或是我上一個工作「數據科學」,在我念大學的時候根本不存在。再往前一個工作「環境政策」,也不是我小時候所想像過的選擇。當年我誤以為,想做科學只有「教授」這個職業。

又如過去是為冷門的環境領域,在氣候變遷和碳經濟的時代,就算矽谷大裁員,仍然逆勢增長。而兩年前還十分火紅的區塊鏈,chatGPT 一出現就冷掉許多。如果用「熱門」去選擇學習方向,恐怕是緩不濟急,等就業就變冷門的風險很高。

幫助學生適應快速變化的世界

在數據化和AI 盛行的今天,舊工作消失、新工作出現的過程將會加速。如果僅依靠現存有限且不斷縮減的科系,去決定未來無限的職涯,何嘗不是一種自我限制?

COVID 讓遠距工作變成常態,促進許多線上行業興起,數位化時代加速發展。遠距文化和習慣的改變,讓許多工作都變得更家庭友善。彈性和自由對許多女性的職涯發展可能更重要,工作本質有沒有遠距的可能,也會影響將來科系/ 工作熱門程度。

數位世界也變得更去中心化,更不受地域限制,從傳統少數熱門主題勝者全拿的時代,進入分眾的市場。教育就是一個好例子,以前一個好老師能收的學生就是住在附近的人,但現在是有網路的人。我有許多亞洲鄰居,晚上連線上中國老師的家教課,中文和才藝一起學。

我自己也是如此,創業Niche Career,協助專業人士的口語表達和創業,客戶遍及全世界。我鼓勵大家更有想像力,新的世界是能統整、能適應、有創意的人的世界,這些特質常常都是女性見長,女性在職場也變得更有競爭力。

那麼,教育可以如何幫助學生適應這個快速變動的世界呢?我認為更要紮根本質:好奇心、學習力、思辨力、創意力、溝通協作能力、正直和善良。那些難以量化的能力,但讓人顯得更有人性,在AI 光速發展的世界中,將更難被取代。

尤其是正直和善良,在具備了強大的能力之後,選擇做什麼、不做什麼,需要內心的價值觀判斷,那是機器無法取代的。

有些科學家認為,學者只需提供客觀論述,而做決定則是執政者的責任。但我並不同意,這把科學訓練限縮到工具的範圍而已。如果真是如此,最高決定都將只由不了解專業知識的人來做,那這個世界又如何能變得更好?

身為科學家,既然受過更多的訓練,見識過更廣闊的世界,更應該在模糊不清的時候,起身承擔起做出價值判斷的責任。不是只是被動提供客觀資料,也要主動參與倡議、教學、說服,去影響做決定的人,甚至成為做決定的人。這是掌握知識和資源的人所應盡的責任。

我認為教育在AI 盛行的未來,反而應該從傳統知識技術訓練中,加入更多思辯討論和道德責任素養。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有了強大的科技工具,更要搭配更強大的心智,才能抵抗誘惑,做出有利社會的選擇。

數位時代的教育反思

現今的教育系統,起源於工業革命時期,其目的是大量培養一個蘿蔔一個坑的工人。時至今日,我們已進入數位時代,各種線上教育和在職進修逐漸興起,學習逐漸「去中心化」,傳統的專業邊界變得模糊甚至消失,但傳統學校教育方式卻沒有顯著改變。在這樣的設計之下,所謂的「學用落差」可能會越來越大。如果學生抱持的信念是選擇一個科系,學習一種專業,畢業後找一個相對應的工作,做到退休,就像我們父母那一代一樣,那麼他們失望的機率可能會很高。

ChatGPT 的興起,很多學校第一個反應是禁止。我想起國中時,英文電子詞典剛出來,就有一派老師家長認為,還是要手翻字典比較準,記憶會比較深,不准我們用電子辭典。而今連電子詞典都是過去式了,大家都google translate,也沒有人再認為加強英語競爭力的方式是要使用紙本辭典。

如果你穿越時空回到計算機發明的年代,你還會堅持要花很多精力練習心珠算嗎?或電腦剛發明的年代,你會很堅持一定要手寫不能打字嗎? AI 也是類似的道理。

與其防堵學生AI,不如思考我們可以怎麼運用AI 讓學習更有效率。教育者和家長可以重新思考教育模式,放下應試思維,將更多的重心放在培養學生的核心能力上,例如跨學科的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團隊合作和創新精神。科技日新月異,唯有人的本質不會改變。

學習宏觀視角抓住本質

我博士時期研究的是水母,但我的工作跟水母無關,大部分的時候甚至跟海洋或生物也無關。如果用傳統的角度看,我的確沒有學以致用。然而我在做政策工作,運用了研究所教學所訓練出的理解複雜議題並簡單溝通的能力:做數據科學,運用了做研究的分析訓練; 顧問和創業,則本質上都應用博班訓練的解決問題和創造知識的能力。

以更宏觀的視野來看,我每一個職位都運用了研究水母時所受的科學思維、邏輯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論職稱如何,我都覺得自己是在做科學。

在學習或選擇職業時,僅僅依賴當下的熱門趨勢,乍看保險,其實風險很大。相反地,應該花心思掌握各種知識背後的本質,培養從本質舉一反三的適應力,就能以不變應萬變。

英文有句俗諺說「what got you here, won’t get you there」,說明不能以為只要重複過去的成功模式,就能複製下一個階段的成功,因為現在的層次和過去不同了。過去時代的經驗和成就雖然重要,但只有持續學習和創新,才能持續向前。

喜歡我的文章嗎?歡迎訂閱發表通知!會不定期收到忠實讀者專屬內容

你想給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面試或是演講嗎?

或你學有專精,想透過自媒體增加影響力甚至創業,歡迎與我聯絡

如果我的分享對你有幫助,歡迎請我喝杯咖啡, 我會很受鼓勵

收到最新文章通知


Popular Posts

Copyright Policy

All files and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or Documents are copyright by Katherine Liu LLC, and may not be duplicated, copied, modified or adapted, in any way without our written permission. Our Website or Documents may contain our service marks or trademarks as well as those of our affiliates or other companies, in the form of words, graphics, and logos. Your use of our Website, Blog or Services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right or license for you to use our service marks or trademarks,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Katherine Liu, LLC. Our Content, as found within our Website, Documents and Services, is protected under United States and foreign copyrights. The copying, redistribution, use or publication by you of any such Content, is strictly prohibited. Your use of our Website and Services does not grant you any ownership rights to our Content.

Together Everyone Achieves More

我並非獨自一人想出創業點子、打造出全部的網站,設計出圖片,寫出每一個字。在此感謝我合作過的團隊,人生一大樂事就是跟比我厲害的人合作,謝謝你們的努力與付出!

網站架設:MIHOGO TECH LLC

視覺設計:EMILLY HU

文案編排ALLY@ideaally.me

形象攝影Crystaltseng Photography

創業教練:Irene @ FEMALE ENTREPRENEUR &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