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生物有個知名的match-mismatch 假說,是描述浮游動物和小魚孵化的時間點,如果能配合上浮游植物春季大爆發的高峰期,就會頭好壯壯,擁有低死亡率。
那些贏在起跑點的小魚們,還會連帶影響後續表現,成為強勢的魚生勝利組 (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
全球暖化壞處不止在變暖本身,更嚴重是打亂環環相扣時機。
如,冬天不夠冷,深層的營養鹽回補不足,春季浮游植物爆發強度不足。
還有更慘的,有些物種冬天階段是在深層渡過的,不知道表層早就變暖,等他照表操課浮到表面,食物已經被對環境更敏感增生更快的物種,如水母,給吃光了。
人家都散會了,他才姍姍來遲; 差個幾天,常常就是生與死。
時機,永遠是關鍵。
求學求職何嘗不是如此。
美國秋季入學的博班通常在當年一月左右截止,冬季大家放假,所以秋季為就是最後networking旺季。
夏季老師很多放假不容易找到人,所以懂的超前部署的人,可能在春季就要開始密集聯絡,老師要收你有錢養你,才投。
用申請台灣碩士班的方式去申請博士班,沒有先找老師,沒有花時間networking, 仍是我看到到申請海外博班失敗最常見主因。
求職節奏也很明顯。
如美國十一底到十二月是假期季節,招募通常會放緩,好工作比較少。
等年初大家回來,結算去年盈虧,更清楚今年預算,許多重要職缺會在春季開始釋出。
所以一二月就就要積極準備,修改履歷、積極networking, 這樣看到好機會就可以馬上出手。不要等到六月畢業潮,才跟新鮮的肝人擠人。
事實上很多六月畢業的人,也是春季就開始密集求職啊⋯⋯
現在景氣不好,許多藥廠和科技大廠都裁員,平均求職時間拖更久。如果是新鮮人,要花到六個月也不罕見。
Kyria的線上職涯課程很特別,除了常見的初階求職工具,如Linkedin和履歷,更對各種「時機」有更通盤的策略。
我都畢業那麼久了,為什麼會特別推薦她的線上課程呢?
因為除了畢業生求職的時機,也有我們職涯在中高階段,面對各種時機的轉變和策略!
從剛畢業到退休分五大階段,各種階段不同的人生需求,職涯發展要注意的事情和準備策略,如當媽媽或照顧長輩,都包了。不管你在哪個職涯階段,都能幫你掌握國際職場的天時,告別盲目海投,邁向理想生活。
這是我在市面上唯一看到設想這麼周到的線上職涯課程,因此也是我唯一長期推薦的,甚至讓自己的客戶去上呢!因為這樣我帶起來更輕鬆阿
時機對了,事情就容易了
出海不只要看方向,也要看潮汐,時機點對了,做事情就容易。
天時地利人合,天時位居首位,可見時機的關鍵地位。
現在就是求職的旺季,祝大家都能掌握天時,成為match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