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找工作的時候,我覺得非常迷惘!
一方面,我不確定自己是不是真的要去業界,還是要在學界撐撐看?去業界是要去哪裡?沒有留下來是不是就是失敗者?我的夢想、興趣、價值觀、責任、現實,要怎麼找到交集?
決定要去外面闖闖後,又碰到另一層問題。
研究所的老師,可以幫我寫推薦信,但沒有太多業界工作經驗。學校的職涯中心的人,有改履歷錯字,提點改進大方向,但講的東西很表面。諮商中心比較像是心理層面,但很難就求職給具體指導。學長姐給的意見很實用,但不好意思一直麻煩他們。網路上資訊很多,但是很雜,越看越焦慮。
當時我感覺好像每個人都可以幫我一點點,但都很片段。很想要有一個有經驗的人,真的走過這一程的人,可以陪伴我一段,既給我求職的具體指導,也給我心理支持。
雖然知道有職涯教練這種服務,不過當時網路上的搜尋結果,覺得不是沒有太多業界工作經驗,就是不懂移民、母親、或是學術轉業界的情況。加上之前去職涯中心的經驗很普通,當時根本沒有想在找工作沒錢的時期,再花錢去找職涯教練。
相見恨晚的職涯工具書
第一次看到 職場天賦 的書稿時,就覺得跟我的當初的需求好吻合!如果當年有這本書帶我分析,可能就不會迷惘這麼久了,也成就了第一次掛名推薦。
但我的職涯仍然在同時往前發展。轉換跑道的時候,依然會猶豫;我轉過三次,每一次都會怕。工作上碰到要做跟價值觀衝突的時候,我會心痛流淚。碰到家庭創業工作個人需求衝突時,也會疲乏。技術職做到一定程度了,要怎麼更上一層樓,變成高階主管?甚至,我想當主管嗎?如何成為好主管?
我仍然需要有職涯教練,只是需求和當年求職時不同了。當我看到這本 You Coach You,就覺得天上掉下一本錦囊!
工作越久越需要教練
我的運氣不錯,直屬主管非常會帶人,我常常和他討論各種職場的掙扎和難題。一路又都碰到厲害的前輩,然後前輩跳巢把江山交給我,所以我也算升的快。
同期差不多條件進來的,但有人剛進來時negotiate失敗,位階少一階,錢就少一截。我的主管是組內唯一女性高階主管。有高人指點,我深深明瞭consulting和一般科研工作的本質差異,所以除了增進技術深度,也很積極networking, 參與會帶錢進來或有公益性質的活動。一年後考核時,我的經歷上的格局有顯著成長比,成功晉級。一升ㄧ靜,差距又拉更大了。
這段經驗讓我體驗,職涯發展方向是否清楚,努力方向是否精準有效,職涯發展越久,差距就越大。工作越久,越需要職涯教練!
當自己的教練
我在限動問大家,想要找職涯教練職涯再升級,可是遲遲沒有踏出下一步,原因是?
結果最多人投,沒有預算、其次是不知道找誰,也有人擔心花了錢跟時間,卻沒有效。對我自己而言,可能是時間限制。
如果你也想找教練,但因為種種原因無法,這本書You Coach You ,就是給你的。它的中文版書名是「衝吧!突破薪水天花板」,但內容本質我覺得就是當自己的教練。
而且跟一般的書不同,不用從頭看到尾,反而是可以根據當下最有需要的六大主題:增加韌性、時間管理、加強自信、建立關係、長久發展、追隨使命,跳著看!比較像食譜的概念
作者列出常見9大職涯難關,和相關推薦章節和順序,分別有:
-
-
- 我跟同事/主管處不好
- 想換工作/跑道
- 我想升遷
- 我失去工作的動力
- 我想要工作生活平衡
- 我在原地踏步卡關了
- 我對自己喪失信心
- 我想要從工作找到更多意義
- 我最近工作不太順
-
把所有常見疑難雜症都包了。和同作者上一本 職場天賦 一樣,是很實用的工具書。我自己就試了一些,如「我想要工作生活平衡」,作者推薦看時間+使命,看完覺得很有幫助,所以也同意掛名推薦這一本。
你就是自己的貴人
你可能會想「我自己教練自己行嗎?」其實,你可能比自己想像的還行!這本書第一章,就教你分辨,自己可能是什麼樣的教練?有什麼優勢?可能要注意什麼?
我在Niche Career和客戶互動的過程,學到最大的一件事,是「答案就在客戶心裡」,我不用告訴他,只是需要幫助他看到自己的答案。
從早期「跟我這樣做就對了」,慢慢轉到下指導棋佔一半以下,更多鼓勵和發問,引導他學習方法,而不是只是知道答案。畢竟每個人的情形不一樣,適合什麼,自己最清楚。與其教,不如問!
而這本書就分享很多分析和引導問題,幫助讀者找到自己的答案。
升官加薪不用靠別人,當自己的貴人!對職涯教練或是在職場中打拼的人都實用的職涯工具書,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