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大膽追夢的勇氣】
我媽非常勇敢,她在非常傳統的屏東客家家庭長大,高中畢業時,重男輕女的外公說我養你到今天。她一氣之下就離家出走來台北打工兼補習,外婆寫信來勸她都不回去。她本是挑食的人,在鄉下的時候全家廚神根本不愁吃,卻在台北工廠過著打開便當就掉眼淚了日子,但倔強的她沒有回家。她在公司內部的演講比賽中勝出,吸引我爸的目光,後來他們就在台北成家,生下我。沒想到我媽這一離家就沒有再搬回屏東了。
(所以我媽是靠口才找到姻緣的,我的身體裡真的留著靠一張嘴的血液)
【當媽:堅持到底的勇氣】
我媽的勇氣從當媽就更是展露無疑。她懷我跟我弟都十分艱難。懷我的時候從懷孕就一直滴血,臥床安胎到七個月,中間連坐起來看個電視都會出血,生產也生好幾個小時,而且當年沒有無痛分娩。沒想到當年那個看起來保不住的小孩,如今都博士畢業又當媽了,命運真的很難從開始預測結果。
但真正的辛苦的開始是我弟的出生。我弟在不到一歲左右時開始癲癇發作,後來也發展遲緩,我小時候對我弟的印象就是一直生病一直跑醫院。當時我爸事業正起步,常常出差很忙,我媽要一打二,其中一個還是特殊兒。有一次我弟在跟我玩的時候大發作,我爸出差不在家,我媽抱著我弟衝出去,邊跑邊大喊救人喔!街坊鄰居都跑出來,載我們去醫院。到了急診室醫生接手後,我媽才赫然發現自己光著腳!接著才想起來女兒呢?她說,那時我就突然從她身後蹦出來說「媽媽我在這裡」。她說沒想到三歲的我居然一路跟了過來,而且腳上還有鞋子!她從此覺得我很機靈,至今仍常津津熱道。
三十幾年前,特殊教育也不發達,資訊也不多,也不像現在有什麼臉書支持團體或是line群組,我媽的育兒之路是很孤單的。我記得小學的時候,我弟資源班的同學,不少連外表也無法維持整齊,因為是他們的家人大多就放生了。養特殊兒的路是漫長的,我都自己念書,但我媽每晚教我弟兩三小時,每張考卷寫兩遍,這樣教到他高職畢業,跌破眾人眼鏡。我自己當媽才知道這有多麼不容易,因為每天教我小孩半小時我都不見得有耐心。我弟現在也有穩定的工作,比我早就業很久又沒什麼花費的他,存款還比我多,真的是我媽的功勞。
【當嬤:挑戰未知的勇氣】
我媽的勇氣從當阿嬤後更是加倍升級。風水輪流轉,當年三歲就很獨立,可以在兵荒馬亂中記得穿鞋跟上大人去醫院的小女孩,三十年後返老還童當起老媽寶。我成為母親那年,博班學業未竟,先生工作繁忙,又拿到珍貴的獎學金實習,實在不想放棄,只好請媽媽來幫我,她義不容辭的答應了。媽媽近乎不會任何英文,一個人轉機來到人生地不熟的美國,倔將的她還不肯使用輪椅服務快速通關,堅持要學習怎麼自己來。她學習自己看GPS認英文路名, 會自己開車買菜跟接送小孩。連續四年,每次半年,一打三幫助女兒完成學業。我小時候讓給弟弟的母愛,好像長大一次拿回來。
她在美國過得很精彩!從不會務農,到自己種花種菜,還自己曬起蘿蔔乾,自己釀客家紅糟,什麼買不到的客家菜她都可以自己上網研究,然後實驗做出來。週末也「自己開車」或自乘Uber去參加客家同鄉會的合唱團,參加台美人媽媽教室,很快就有自己的社交生活。我媽是我家附近僑界的傳奇人物,因為幾乎沒有人的媽媽可以在美國獨立撐那麼久, 她比很多來這裡多年的老僑民還獨立!但我是知道她是喜歡有伴的人,這半年離開家人朋友要常常自己一個人,很不容易,真的是為愛硬頸。
我深深受惠生物學上的“祖母假說,也就是有些雌性哺乳動物停經後仍活很久,是因為可以增加孫輩存活率。何止增加孫輩存活率,我好奇是不是也有“娘家假說”,住娘家近的娘家,可以降低女兒育兒的身心經濟衝突,也避免職涯空窗,進而提升女兒職涯發展。我離娘家半個地球,好險娘家行動力很強,在我最脆弱的時候接住了我。朋友開玩笑說,別人進口台灣菜,我直接進口媽媽。
【又有正義感又溫柔】
我媽出去吃飯碰到品質不如預期時,是從來不會算了自認倒霉,一直都是把廚師叫出來質問一番的那型,所以有時候跟她出去吃飯壓力很大。碰到無理取鬧的民眾時,她也不會輕易退讓。但是她同時是心很軟的人,她在鄉公所辦社會救助的時候,有時候碰到特別弱勢的家庭,雖然不在他的業務範圍內,也常常私下去接濟他們。她也服務智障者家長協會,接受長照志工訓練,參加癌症公益義演,是很熱心公益的人。或許我受她影響,也對公眾事務很有興趣。
如果說我爸給我數理教育和策略思考,語文能力和溫暖的勇氣就是媽媽給我的。我常常想我現在手上有的資源和敢做的改變,跟我媽當年比起來根本不足掛齒。我的思考模式或許受益我爸,但真的讓我付諸於行的,是媽媽給我的勇氣。謝謝媽媽,六月是你的生日,祝你生日快樂!希望你健健康康活到當阿太,徒完孫子(客語的帶孫子),還要兔息子喔!(客語:曾孫)